近日,衡山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在制止一起“约架”行为时,发现有2名参与人员形迹可疑。经民警细心盘问追查,成功揪出一个分工明确的电诈团伙,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直接破获、带破案件7起。
8月21日,衡山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县城某处有一伙年轻人聚集,疑似准备打架。民警迅速介入,将相关人员传唤至派出所接受调查。在询问过程中,民警察觉其中一人神色慌张,这一异常情况立即引起民警警觉。
“讯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在聊所谓的‘钓鱼’还有‘杀鱼’,好像是我们平时接触案件中的诈骗话术和术语。”衡山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旷锐章回忆道。
在审讯中,民警发现,参与街头“解决矛盾”的年轻人中,竟然有两人涉嫌参与网络诈骗,随即对涉诈犯罪进行了深入调查。
经讯问,两名嫌疑人如实供述了其参与网络诈骗的犯罪事实。两名嫌疑人与另外1名同伙自2024年起通过社交平台实施诈骗。该团伙分工明确,形成了“钓鱼-引流-诈骗”的完整链条:有人专门负责“钓鱼”,在社交平台评论区发布“收售游戏账号”“恢复微信聊天记录”“找回账号”等虚假服务信息;吸引到受害人后,再将受害人联系方式推荐给同伙,由同伙进行“杀鱼”——通过固定话术引导受害人转账,或要求受害人在平台购买商品、电子购物卡,甚至以“解冻微信”“刷脸验证”等名义套取受害人账户资金。
“他们诈骗的大多数未成年,他们的防范心理是比较低的。主要是利用被害人这种急切想要解冻的心理,就是让他们看到‘希望’,让他一步一步朝这个坑里面迈。但其实,他们把这些被害人能够压榨的这个价值压榨完,把他们钱骗到手之后,他们就消失了。可能很多受害人到最后他很久都反应不过来自己被骗了。”衡山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查栋说。
为了让诈骗顺利得手,团伙还设计了“视频指导操作”的套路。他们会要求受害人准备两台手机,一台用于视频通话“同步指导”,另一台用于操作支付;在视频中,他们以“验证身份”“解冻需要刷脸”为由,诱导受害人打开支付宝、微信或网银余额,再一步步指导其转账,或购买电商平台的虚拟购物卡。
“微信被冻结其实是因为违反了平台的相关规定,实际上是找不回的,也是解不了冻的。但是这些人说他是所谓的内部人员,或者是怎么样可以解冻,利用了别人钻空子的心理。”衡山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查栋说
8月21日下午,警方赶赴长沙,将第三名嫌疑人抓获。据当地警方调查,该犯罪团伙涉案5起,涉及江苏、陕西、浙江、河南等地,涉案金额达到两万余元。
目前,三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民警提醒广大群众,尤其是未成年人,切勿轻信社交平台上的非官方服务信息,遇到账号冻结、需要找回信息等问题,应通过官方渠道解决;若遭遇诈骗,请及时保留证据并报警。
来源: 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赵诗 向微 通讯员:谭宗阳
编辑:戴玮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hengshannews.com/content/646943/56/15277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