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从流浪者的眼神里读到责任(彭水扬)
2013-05-03 15:11:52 字号:

  “穿上牛仔裤,我要去流浪。迷人的黄土为我问候远方,祝福你,神圣的土地,一望无际的原野展开了翅膀……”

  没来民政部门工作前,我非常喜欢这些诗句,那浪迹天涯的情怀令我痴迷。从事民政工作以后,我才知道有一个最困难、最弱势的群体,他们的流浪却不是一件浪漫的事,他们有的流浪乞讨,有的打工无着、无力返乡……我常常从他们眼神里读出社会百态人生,思考民政人的责任。

  有时那眼神充满渴望。也许是多日饥渴,渴望吃上顿饱饭;也许是打工无着、无力返乡,渴望有个歇息的地方;也许是被偷、被骗、被侵害,身无分文,渴望找个临时庇护的地方。总之,他们到了最困难的时候。无论沉默、惊慌、哭诉,总会用渴望的眼神“抓”着你,就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有时那眼神是茫然的。他们常是被公安人员或群众送来的街头流浪者。神志不清、语言无序,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多大年龄、家在何处,他们也许面无表情、也许面带笑意,但总是用傻傻的眼神望着你,或者无目的地望着别处。

  有时那眼神是嬉闹的。见了民政人嬉笑、逗闹的,那肯定是救助管理站的“老熟人”。他们常固定在某个城市常年流浪乞讨。这些人员绝大多数身有残疾,确实没有劳动能力,大多数享受国家的福利救助,但又不满足于仅靠国家救助生活,习惯了靠自食“乞”力、提高收入。“老熟人”们常常在街头被救助管理站救助,也常主动来救助管理站寻求帮助,一回生两回熟。看到他们像到了自家一样无拘无束,心里又有些宽慰。

  有时那眼神是焦虑的。这些人往往被骗、被拐或有过不公正的遭遇。他们的眼神可以告诉你,他们没有安全感,不敢再轻易相信任何人。他们的身心受到过伤害,而这种伤害影响其一生。有时真想和他们深入交流,帮助他们解除心灵上的阴影。

  品味他们的眼神并不是我的乐趣。他们有的无家可归、有的有家不思归、有的有家不能回,我常想他们的家在哪里?

  他们的家在万家灯火里,每个人都应该关心他们。他们的家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他们正享受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惠民果实。他们的家在民政人的责任里,民政人为他们建造了温暖的港湾。他们的家在他们眼神里,假如有一天再遇到这些被救助过的人,我们看到的是幸福、喜悦、充满信心的眼神,他(她)的心一定有了归宿,那是每个民政人莫大的荣幸。

来源:衡山新闻网

作者:彭水扬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