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衡山县投资七十亿打造“生态旅游”
2012-06-18 10:16:26 字号:

  日前,湖南欣鑫盛置业有限公司投资28亿元的九观湖国际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区项目正式落户我县,项目将在店门镇九观湖周边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区、农家乐、农耕文化博物馆、民俗文化风情区、水景大剧院、影视城、生态度假公寓、水上乐园、主题酒店和户外拓展区等一系列生态旅游项目。这是我县实施“一体两翼”战略,依托南岳衡山的品牌效应和境内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吸引投资,打造衡山生态旅游的又一重大成果。

  我县拥有近20万亩南竹,一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为打造生态旅游这一具有后发优势的朝阳产业,把20万亩生态竹海推向市场,今年,县委、县政府将“衡山竹海”列入了旅游重点开发项目,县财政计划投入1个亿的资金,打造中南地区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衡山竹海风情园”。目前,衡山竹海项目的实施已经铺开,旅游线路已经设计成型并已经开始接待游客。与此同时,今年我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九观湖国际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区、萱洲现代生态立体循环休闲观光农业综合开发和衡山县旅游农业休闲观光园等3个生态旅游项目。随着一系列生态旅游项目的实施或引进,我县旅游总投资额逾70亿元。

  我县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座落有南岳衡山七二峰之紫盖峰、镭钵峰和紫巾峰;拥有毛泽建烈士墓、康王庙湖南农民运动纪念馆、岳北农工会旧址、唐群英故居、文立正故居、禹王碑、萱洲古镇、衡山窑、明箭楼等众多的人文历史景观;全县自然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在60%以上。面对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发展衡山生态旅游?为此,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工业发展为主体、城镇建设和文化旅游开发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战略,将发展文化旅游升级到战略开发高度。在这一发展战略的推动下,近年来,我县开云新城、“衡山土菜十里长廊”与一批星级旅游饭店、商务酒店加快建设;白马亭、禹王文化生态旅游城、镭钵峰运动旅游度假区等项目的规划或建设相继启动。康王庙、毛泽建烈士纪念园、岳北农工会旧址、铁道游击队政委文立正故居、唐群英故居全面修缮;萱洲古镇、大源渡中洲岛、衡山窑、观湘洲综合休闲岛和中国湖南衡山农民运动红色旅游区等6个项目纳入湘江重点开发项目库,其中,萱洲古镇和大源渡项目进入全省30个重点项目之列。“三区两带”(综合服务区、生态观光区、田园休闲区与红色旅游带、湘江风光带)旅游发展新格局已经成型。随着这些项目的建设或启动,我县的旅游经济也逐步升温。2011年,全县共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1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9.9%、33%。

  今年,我县将重点构建“四区两带”,着力打造“四大板块”。构建“四区两带”:建设以县城为主,沿107国道对接南岳衡山的综合服务区;建设以白云片、岳北片为主的新农村建设旅游示范区;建设以衡山西线为主的生态休闲区;建设以萱洲古镇、大源渡为主的田园休闲区;建设以红色景点、名人故居为亮点的旅游带;建设以湘江水域为纽带的湘江风光带。打造“四大板块”:即围绕南岳衡山风景区,打造以休闲度假为取向的特色旅游板块,东面,加强对华夏文化、古窑文化、佛教文化、古建筑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和开发,着重打造八里古建筑艺术文化园;西面,统筹推进唐群英故居、岳北农工会、岳北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乡村旅游项目和丹霞地质公园建设,着力打造衡山竹海风情园;南面,加快萱洲古镇及镭钵峰运动景区建设,着力打造萱洲现代农业示范园和九观湖生态旅游度假观光园;北面,加快发展白云片休闲观光农业,加强白马文化研究,着力打造禹王碑遗址公园。

  县委、县政府对发展生态旅游的高度重视,也吸引许多客商前来投资。在5月份举行的第七届中博会上,匈牙利skala投资企业集团与衡山签订了合约,决定投资20亿元在新建现代生态立体循环休闲观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谈及项目的前景,该项目的负责人曹和平先生充满了信心。他说,之所以选择投资衡山,一方面是衡山的生态旅游发展的巨大空间,另一方面是衡山县委、县政府发展生态旅游的决心。20亿元的投资,将分五年逐步实施到位。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营业额50亿元,年利税过2亿。

  据县旅游局负责人介绍,未来五年,围绕打造生态衡山目标,县委、县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力争五年内打造2个国家4A级景区,3个国家3A级景区,培育3—4家旅游龙头企业,建设5家以上三星级旅游饭店。力争实现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以上,年旅游总收入15亿元以上。 (郑佳良)

来源:新衡山

作者:郑佳良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