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5日,是我党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毛泽建烈士100周年诞辰纪念日。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她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顽强奋斗的光辉业绩,学习她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坚定忠诚的革命操守,以寄托我们对她深深的思念。
在毛泽东的亲自教诲和引导下,毛泽建从身世坎坷的童养媳成长为坚定的共产党人
毛泽建,又名毛达湘,1905年10月5日出生在湘潭韶山冲东茅搪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里生活困窘,她在6岁时被毛泽东的父母接至家中带养。1920年,在养父母辞世后不久,毛泽建由姑妈接走,被送至一户肖姓人家当了童养媳。她在那里倍受虐待,每天干着繁重的家务劳动,却经常受到无端的打骂,有时甚至连饭也吃不上。1921年春,毛泽东回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得知毛泽建的不幸遭遇后,立即把她接回家中,并帮助她解除了不合理的婚约,随后将她带至长沙崇实女子职业学校读书,使她获得了自由和新生。在这里,毛泽建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和绣花等妇女劳动技能。1922年,毛泽建转入中共湘区委员会主办的自修大学附设补习学校读书。为了鼓励她学习文化,毛泽东为她题词“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毛泽建时刻牢记兄长教诲,学习更加用功,成绩十分优秀。在毛泽东的引导下,毛泽建逐步树立了改造旧社会、建立新世界等进步思想。为弄懂革命道理,毛泽建常去平民夜校和湖南自修大学聆听毛泽东等人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讲课,阅读《向导》、《新青年》等大量进步刊物,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共产主义理想逐渐成为她终生追求的人生目标。这一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毛泽建在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和接受革命理论的同时,还积极参加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杨开慧等在长沙组织的革命活动,主动为文化书社送递报刊书籍,为党的秘密会议站岗放哨,帮助工会刻印传单、张贴标语。通过参加革命实践活动,她对革命事业的信念更加坚定。1923年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党人。
毛泽建是杰出的学生运动女先锋、农民运动女领袖和开展武装斗争的女游击队长,成为毛泽东早期革命理论的忠实实践者
1923年秋,中共湖南湘区委员会指派毛泽建到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一面学习,一面从事学生运动。她在三女师先后发起组织“旅衡同学会”和“品学励进会”,利用这些公开的群众性组织,从事各种政治活动,秘密动员、教育思想进步的同学入党,壮大组织力量。三女师成立党支部后,毛泽建被推选为支部书记,后又担任湘南地区进步学生成立的革命组织———湘南学生联合会的女生部部长,成为湘南学生运动的重要组织者。她经常组织同学上街宣传,发动妇女反对“三从四德”,反对夫权,反对纳妾,与封建礼教开展坚决斗争。不到半年时间,她就把三女师党组织的革命活动和学生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并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毛泽东在赴粤途经衡阳时,曾到三女师看望毛泽建,鼓励她好好学习,在斗争中注意团结同学和进步力量,孤立和打击顽固派。
1926年秋,毛泽建受党的派遣,来到衡阳县从事农民运动。她以极大的革命热情,深入到集兵滩、神皇山一带,仿照毛泽东在广州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作法,成立了农民夜校,举办了多期农民运动骨干培训班。她亲自授课,讲解《共产主义浅说》等课程,辅导学员阅读《向导》等革命刊物,给广大农民灌输必须组织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等革命道理,为深入开展农民运动培养了一批基层骨干。与此同时,她广泛发动农民成立农会、自卫队和女界联合会,领导农民与土豪劣绅斗争、减租减息、剪发放脚,所到之处,革命运动轰轰烈烈。她直接组织的神皇山农协因此被评为省和衡阳县的模范农协。
1927年“马日事变”后,毛泽建迅速拿起武器投入武装斗争。她带领集兵滩一带的农民,摧毁了罗清溪、罗老八等土豪劣绅所设的几个反动据点;之后又带着全县集合起来的农民武装力量来到山势险峻的岣嵝峰,组成衡北游击师,用大刀、梭标、鸟铳等武器,数次夜袭挨户团,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处决了几个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反革命气焰。1927年10月,受湘南特委派遣,毛泽建和爱人陈芬到衡山县改组地方党组织。11月,中共衡山县临时党代表大会通过了“开展武装斗争,进行土地革命”决议,毛泽建在会上被选为妇运委员。随后,她在衡山、湘潭、醴陵边境地区建立工农游击队,担任游击队长,经常带领游击队破坏敌人通讯设备,袭击挨户团,炸毁县府衙门,给敌人以有力的打击。衡山的革命群众把她称作“衡山朱凤”,传颂着她机智英勇与敌斗争的故事。
毛泽建始终对党和人民坚贞忠诚,满怀“共产主义事业终究要胜利”的坚定信念,在敌人的屠刀面前充分展现了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气概
1928年4月,毛泽建和陈芬率游击队在一次战斗中陷入敌人重重包围,在耒阳夏塘铺先后被捕,随后陈芬被敌人砍头示众。不久,毛泽建被从井冈山根据地下来的一支红军队伍解救出狱。因负伤在身,又正值临产,面对敌人的猛烈反扑,为了不拖累同志们,她坚决要求留在当地隐蔽。产后,不幸再次落入敌人魔掌。1928年8月,毛泽建被从耒阳押至衡山县城,关在衡山女子监狱。因她“系毛泽东之妹,马日前后,均负共党要职”,敌人用封官许愿和酷刑拷打进行威逼利诱,妄想从她身上捞到我党的重要机密和军事行动计划。但她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写下了“誓死为党”,“毛泽东是大有希望的,革命一定会胜利”等血书表达自己对党的赤胆忠诚。她料到无计可施的敌人最终会对自己下毒手,在狱中写给陈芬姐姐陈淑媛的信中说:“我将毙命,不足为奇。革命轻易的成功,千万不要作这样的奢望,但是,人民总归要做主人的,共产主义事业终究要胜利,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1929年8月20日,年仅24岁的毛泽建在衡山县马王庙被国民党反动派凶残杀害。就义前,面对反动派的屠刀,她昂首挺胸,高呼:“共产党员是杀不尽的,革命总有一天会成功!中国共产党万岁!”毛泽建英勇就义后,附近几位码头工人冒着生命危险当晚便将她安葬在距马王庙南面两公里左右的西溪桥头。半年后,毛泽建的战友屈淼成又将毛泽建的遗骨迁葬于巾紫峰下。
解放后,衡山人民非常怀念毛泽建烈士,一直在寻找她安葬的确切位置。1966年11月,衡山县政府组织专人终于找到烈士的坟墓。1968年,毛泽建烈士墓在衡山县破土动工。1969年8月,在毛泽建烈士牺牲40周年之际,烈士墓竣工落成。从此,这里便成了衡山县及周边地区党员、干部、工人及学生的主要瞻仰地。1986年,毛泽建烈士墓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衡山朱凤,菊化霜天。毛泽建出生时正值野菊花开,于是父母给她取了个乳名———菊妹子。如今,这位人如其名的“傲霜秋菊”离开我们已有整整76个年头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她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不朽精神,鼓舞了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前赴后继,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富强、民主、自由的新中国而英勇奋斗。她的革命豪情和崇高品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积极投身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我们将永远铭记毛泽建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求真务实,廉洁奉公,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创造衡山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而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毛泽建烈士英勇的一生】:
毛泽建,又名毛达湘,乳名菊妹子,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堂妹。1905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今属韶山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她7岁时,毛泽东的父母便把她接来家中作为亲生女儿抚养,毛泽东为其取名毛泽建。
1919年至1920年,毛泽东父母去世后,毛泽建嫁到杨林肖家,当了童养媳。1921年春跟随堂兄毛泽东到长沙崇实女子职业学校读书。学习期间,在毛泽东的直接培养下,走上了革命道路,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中共湖南湘区委员会指派毛泽建到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继续一面读书,一面干革命。她曾任学生中的中共支部书记。“五卅”运动期向,毛泽建在衡阳领导学生和群众举行示威游行,开展罢工、罢课、罢市的斗争。
1926年秋,毛泽建在第三师范学校尚未毕业,受党的派遣,到衡阳县工作,出色地领导了全县的农民运动和妇女运动。
1927年,“马日事变”后,在白色恐怖下,毛泽建坚持进行斗争。她遵照党的指示,在集兵滩一带组织农民建立游击师,进行武装暴动。
1927年8月,湘南特委派毛泽建和她爱人陈芬到衡山县领导革命斗争。他们开辟了游击根据地,并组织游击队到县城、南岳、白果等地开展武装斗争。
1928年春,中共湘南特委遭到敌人的破坏,衡山县委与上级党委失去联系,加之党内叛徒投敌,使衡山县委暴露。毛泽建与陈芬于1928年闰2月离开衡山,到达耒阳县,参加了朱德、陈毅同志领导的湘南年关暴动。不久,朱德、陈毅
来源: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wap.hengshannews.com/content/2012/04/13/10930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