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紫金山森林公园
2012-04-19 11:45:11 字号:

  

 

  紫金山森林公园位于湘江河畔,县城西郊,总面积3万余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45处,是人们理想的游览、休憩、避暑之胜地。因公园距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以寿岳著称的南岳衡山仅10余公里,故有“登南岳求仙,来紫金休闲”一说,又有“到南岳大庙拜菩萨,上紫金山里做神仙”之云。

  紫金山森林公园始建于1986年1月。1992年11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仍由衡山县紫金山国营林场管理。经过多年开发与建设,紫金山森林公园成为生态旅游的胜地,度假观光的乐园,红色教育的热土,招商引资的平台。

  2004年,紫金山森林公园规划进行修编。修编后公园面积由原来的6559.5亩扩大到33052.2亩,范围西至107国道,东至湘江河畔,南至乌石河,北至规划中的紫金路,涉及紫金山林场和开云镇5个村、3个社区。公园分为“四区一带”,即巾紫峰景区、堕金石景区、勾头峰景区、九龙生态观光区和乌河风光带。园内山峦叠嶂,群峰起伏。大树参天,枝繁叶茂,丹枫红桔,簇拥其中。森林覆盖率高达92.6%,有种子植物104科,286属,58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0种。野生动物80余种,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8种。可谓是:一园绿意,十里松涛,百顷杜鹃,千年古韵。

  紫金山森林公园迂回曲折的水泥公路上,到处是川流不息的休闲人群,宛如一首流动的诗,一幅跳跃的画。石磴旁,树荫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或赏景,或散步,或练拳,或看书,或谈情说爱,真可谓流连忘返,如痴如醉。

  游览紫金山森林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巾紫峰景区。来到公园入园处,是一座高高耸立的牌坊,牌坊两边的对联,字迹苍劲有力,联额余味无穷,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牌坊的左侧,是一个可容纳数百人的广场,开阔、整洁,地面全部是地板砖铺成,四周有漂亮的栏杆。广场主要用于集会,亦可供人们集体舞剑、打太极拳、跳舞、蹦迪,还可搞小型的文艺演出。这里原为紫金台,相传为大禹所筑。时值夏禹在位满五岁而承制巡守,正月下旬动身,二月中旬到泰山,五月到了南岳,朝觐礼毕,遂赴苍梧之野即九嶷山去省视帝舜陵墓,忽报北方事急,乃于衡山城南巾紫峰设紫金台,登台遥望九嶷而祭。可惜此台因年代久远,遗迹无存。

  入园后,沿着登山公路往前走,可见一座“衡阳市消灭宜林荒山第一县”的塔碑,这是因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衡山县造林绿化,消灭宜林荒山成绩显著,由衡阳市人民政府褒奖而建造的。塔碑的旁边有一座飞檐翘角的凉亭,名为“观湘亭”供人们休闲歇息。人们坐在凉亭的石凳上,观赏着“衡阳市消灭宜林荒山第一县”的塔碑,联想起当年衡山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绿化荒山的热烈场面,不由得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从“观湘亭”出发,上行约100米,即来到巾紫峰半山腰的水泥公路旁,这里有在大革命时期牺牲的中共衡山县委组织部长、总工会委员长周树屏的衣冠冢,还埋葬着岳北农工会四烈士赵炳炎、周德二、廖芳炳、李玉邕。1927年,中共衡山县地方委员会根据毛泽东同志考察衡山农民运动时的指示精神,在县城举行了岳北农工会四烈士的公祭大会,会后将四烈士的遗骸安葬在这里。可惜由于诸多社会历史原因,这处墓地已不复存在。改革开放后,为纪念在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中英勇献身的衡山籍和在衡山牺牲的外籍烈士,中共衡山县委、县政府规划在离此处不远的一座饭庄的侧面建一座烈士陵园,其基脚已经建好,面积大约10余亩,烈士塔拟建21米高。到那时,这里将成为一处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的红色景点。

  从烈士陵园往上攀登,来到引人入胜的诗碑廊。这是一处三厢合面的走廊式建筑,工艺精湛讲究,全长100余米,嵌有108块青石碑,其中一些石碑刻上了游览衡山历代文人骚客的诗文,也还有一些石碑尚为空白,等待着未来的诗人为衡山挥毫泼墨。碑廊两端各有一间诗斋,正是为文人墨客即席赋诗而设。碑廊的顶部为平台式观景廊,专供人们赏景吟诗。尽管诗碑廊尚有一些石碑未刻诗文,但前来游览的人们对诗碑廊还是百看不厌。为何?一位常来诗碑廊读诗的老读者说:一张白纸可写最好的诗,可画最美的画,虽是无字诗碑,只要你细细品味,就能看到刚劲的字,读到上好的诗。真是一语道破玄机,解开了无字诗碑的奥秘。来吧,各方的仁人志士,巾紫峰诗碑廊正期待你诗兴勃发,佳作迭出。

  从诗碑廊往北百余米,有一座小型牌坊,横额书写“观湘”两字。这里视野开阔,空气清新,放眼一望,湘江一衣带水,宛若一条银链,又似一条缎带,缥缥渺渺,由南向北,奔腾而去。“观湘”实为观赏湘江的最好地方。

  从“观湘”牌坊往左,沿登山公路漫步100余米,一座古香古色的寺庙呈现眼前。这是一处新建寺庙,也是一处新景点,寺名为镇南寺。古时的镇南寺就在现时诗碑廊的地方,这个新建寺庙开始沿用县城北郊清凉寺寺名,后沿用镇南寺寺名。整座寺庙傍山而立,巍峨挺拔,晨钟暮鼓,香烟缭绕,木鱼声声,经歌飘飘,善男信女,朝拜虔诚。寺内佛象排排,慈眉善目。住持一人,僧尼数人,他们主持日常佛事,有时亦设坛讲学,研经传佛。城内城外一些居士,更是对它情有独钟,经常斋戒朝拜,寄托信仰。就是一些普通百姓,也鱼贯穿梭,问卦抽签,祈福求安。近几年来,寺庙为增加经济收入,开设了一些休闲客房,提供斋席素菜,供信士或游客居住。

  踏进“观湘”牌坊,便是千步云梯。在千步云梯下段的左侧,建有一座“思源亭”,这是为纪念2000年12月全县乡乡镇镇通油路而建的。在亭子顶部的横额上刻有时任湖南省长周伯华“乡镇通油路,为全省典型”的题词。亭阁正面的后边立有介绍衡山乡乡镇镇通油路的概况的巨幅石碑。仰前人建树,留后人范标,伟业丰绩,碑铭旌表。人们到“思源亭”往往都细细欣赏,追本思源。从“思源亭”右侧登上365级阶梯,可直达巾紫峰顶。巾紫峰乃南岳72峰之一,海拔269米,每年春季漫山遍野开放的杜鹃花如同一条铺开的紫巾,又由于山土中富含黄金而别称紫金峰,还因古麇国王所葬地而称紫金山。山顶旁边有两块巨石,其中一块高达5米,上刻“巾紫峰”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另一块石上刻有七句回头诗,诗云:

  “倡盛观洲帆泊浪,

  咏闻笛牧豪韩霄,

  赋岗映湘江愈夜,

  杯桐顶紫部铸月,

  流气绝峰吟朝雾,

  晚狂欲喜诗阳茫,

  响声钟寺烟西茫。”

  此诗将衡山八景概于其内,从中间一句的“紫”字回路念出,前一句最末字的右半部即下一句的第一个字,读后形成一首七律《衡山风景斯是最》。细细品味,读来别有一番情趣。山顶上有一座地面卫星接收站,站内的电视发射塔,高耸入云,蔚为壮观。塔旁一座歇山顶式建筑,为接收站办公用房,上盖琉璃瓦,下铺地板砖,古朴端庄,典雅大方。室内布满各种电视接收传输设备,荧屏闪烁,信息畅通。与此辉映成趣的是巾紫峰峰腰下也有一座铁塔,高约百米,那是电力调度微波通讯塔,肩负着中南五省电力调度的通讯任务。两者一上一下,俯瞰仰望,各具特色,都是科学的结晶,现代文明的象征。站在峰顶,远眺四周,你可领略“一览众山小”的韵味:西眺南岳,群峰矗立,高高低低,气势无穷;东望湘江,湘水如带,公路大桥如长虹卧陂,观湘洲恰似一块碧玉镶嵌江心。人们在这里晨观日出,晚送落霞,秋赏红枫,冬觅雪景,四季风光,美不胜收。

  尽赏巾紫峰正面主峰的景色后,下得山来,往左边一拐,又有两处著名景点。一为流杯池,位于巾紫峰南麓静谷,是人工开凿的一个水池,为南岳九池之首,亦为衡山八景之一。池上有石亭,池下有小茅亭,池水九曲,用以流斛,仿效晋代王羲之兰亭修锲的故事。池凿何年,已不可考。相传吕洞宾、王十八、卖姜翁、茹嫦等神仙、名人曾栖息于此。因崇山夹涧,深邃幽静,清泉四时不竭,引来无数文人学士竞相题咏,惜石刻字迹漫漶,多不可识,唯“仙槎”、“静谷”等依稀可辨。另一处景点为王十八洞,为南岳十洞之一,相传静谷中住着一位居士名王十八,以种菜为生,每天起早摸黑挑菜到衡阳市去卖,往返200余里,清贫度日,后得神仙指引,经石洞进至石鼓山的朱陵后洞出,往返能回家赶早餐。又因其精通医术,悬壶济世,几味草药就能药到病除,常接济左邻右舍,后人又称该洞为“药王洞”。洞内幽深清凉,洞外古松参天,枯藤缠绕,而洞究竟有多深,至今还是一个谜。

  游览巾紫峰景区后,便进入了勾头峰景区。勾头峰为紫金山森林公园的最高峰,海拔441米,是探险、猎奇、攀岩、寻古的最佳去处。勾头峰下建有一座毛泽建烈士陵园。整座陵园为花岗石和汉白玉构成,依次为入口、走道、墓坪、纪念塔、墓地。衬以松柏、女贞等花草树木,显得庄严、肃穆、雅致。陵园占地5.29亩,塔高8.2米,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处红色景点。勾头峰上有七株奇特的樟树——香樟,人们称为七姑樟,在大水龙溪旁边,占地2亩,最大的胸径达2米,最小的胸径也有50厘米,均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它们枝叶相盖,郁郁葱葱,好像七姊妹互相牵手嬉戏,其排列位置恰是天上北斗七星,只是斗柄所指方向恰恰相反,正指南方,故又名七星樟。勾头峰上还有一处壮观的景点——十里松涛。沿杨家坳上勾头峰,经过堕金石,可看到十里松涛,绵绵10余里,一眼望不到边,松林中夹着枫林,松香中渗和着枫香,山风呼呼吹过,发出阵阵涛声,传来阵阵芳香。那绿色的松,红色的枫,一团团,一簇簇,相互挤挨着,簇拥着,象是松枫斗艳,别有

来源:《人杰地灵话衡山》

作者:向柏云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